課程描述INTRODUCTION
日程安排SCHEDULE
課程大綱Syllabus
幾何公差測量培訓
課程觀點
幾何尺寸和幾何公差的英文全稱是“Geometric Dimensioning and geometric Tolerancing”。國內可以理解為“幾何尺寸和幾何公差的規范”
包含尺寸公差和幾何公差(舊標準為:形位公差)兩部分內容,兩部分內容都在應用中各有優點和擅長。
在尺寸公差部分:國內與國際(包括:ISO,ASME)整體應用水平基本相同。
在幾何公差部分:國內相對于國際應用水平有相對的差距,這里面包含更先進的公差設計理論和成功的直接應用經驗。
幾何公差部分是從設計思路、檢測過程和功能實現(如裝配)的角度出發去設定基準,公差分配,表達對零件的要求,從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和測量難度。
本課程的實用性很強,所以將有若干實用案例(特別是經典錯誤案例)穿插在整個培訓中,這些案例將引導學員剖析公差在設計、裝配、檢測和應用等等方面的優點,讓學員理解并學會應用兩類公差。
課程收益
正確解讀公差的符號、術語、規則及應用方法;
從零件的功能出發,正確選擇基準并進行組裝的配合分析;
統一幾何公差測量和評價的方法,降低制造和檢測的難度;
學會公差檢測技術和簡單的檢具知識;
培訓對象
設計、質量、工藝和制造工程師,檢驗員,CMM測量員,以及相關需要識圖,用圖和繪圖的人員。
課程內容
第一模塊 兩類公差概述
1 公差基礎(概述)
-簡述歷史淵源,應用范圍
-標準標注以及與傳統坐標的異同
-ISO的公差應用理念 – 專注過程控制
-ASME的公差應用理念 – 專注功能實現
2 位置幾何公差如何拯救位置尺寸公差
-您從研發總監角度思考過:讓步放行的零件到底合不合格呢?
-您從質量總監角度思考過:測量合格的零件為何無法裝配呢?
-如何科學處理上述這些零件呢?
-公差帶被科學的放大57%
-尺寸公差和幾何公差的優缺點比較
第二模塊 尺寸公差的定義、應用和測量
1 尺寸您真的懂嗎?
-尺寸的四種分類和應用
-實體/大?。‵eature of size)位置(Position)角度(Angular )形狀(Form)
2 尺寸公差的優點
-實體尺寸
-獨立/包容要求(規則#1, 規則#2)
3 尺寸公差的缺點
-經典訴訟案例
4 實體尺寸公差
-實體尺寸測量理論
5 位置尺寸測量
第三模塊 基準 (Datum) 的應用
1 基準的定義原則、及其建立
2 常見錯誤基準的標注
-方法要求及案例
3 基準的建立
-基準符合
-基準
-基準面
-基準模擬體
-模擬基準法
-目標基準法
-直接基準法
4 基準的應用
-圖紙只有一種解釋,哪可以有兩種測量方法嗎?
-誰決定誰?——在設計、加工、檢測、裝配之間的關聯
-經典錯誤案例
-含糊的基準標注
-基準錯誤對零件檢測的影響
-異形基準復雜基準的應用和標注技巧
第四模塊 幾何公差的定義、應用和測量
1 幾何公差分類
-形狀、方向、位置和跳動
-跳級測量背后的理論研究
-各幾何公差間的包含和邏輯關系
-被國人誤解的輪廓度,原理是這么簡單和好用
2 幾何公差之間相互約束關系
-跳動>位置>方向>形狀
-圓柱度能管控圓度嗎?
-圓柱度能管控直線度嗎?
-平面度能管控直線度嗎?
-輪廓度能管控平行度?
-跳動如何管控位置、方向和形狀?
-輪廓度到底神奇到什么程度
-輪廓度與實體尺寸的關系
3 各幾何公差定義、公差帶和應用
-直線度 (Straightness)平面度 (Flatness)圓度 (Roundness)圓柱度 (Cylindricity)垂直度 (Perpendicularity)平行度 (Parallelism)傾斜度 (Angularity)圓跳動 (Circular Runout)全跳動
4 各幾何公差測量原理
5 位置度*實體和最小實體的應用
-*實體補償
-檢具形成原理
-最小實體補償(可選內容)
-您從設計師角度思考過嗎:您完全研究出了零件的功能允許公差嗎?
-零公差的應用:314%的公差面積,您取了多少?
-案例:*實體、最小實體的應用
6 輪廓度的應用
-應用案例
-輪廓度檢測思路
7 基準補償
-基準補償對零件設計,制造的影響
-基準補償的檢測與檢具設計
-基準補償檢測的專用表格
8 復合公差PK組合公差
-什么情況用這兩種公差?
-復合公差應用案例
9 功能檢具(Function gage)簡介
-位置度檢具設計 — 感覺四劍式
-輪廓度檢具
10 流程化公差設計——位置等級公差分配
-模塊化公差分配方法論
-實效邊界
第五模塊 其他常用要求和符號
1 同時要求原則SIM REQT
2 非同時要求原則SEP REQT
3 相對位置(互為基準)
4 CZ
5 MMC
6 延伸公差區域
7 不對稱公差U圈,UZ
8 正切平面
9 自由狀態F圈
第六模塊 公差應用提高
1 GD&T與ISO在設計、測量和制造的差異
2 GD&T產品設計思路和公差設計
3 第一代公差和第二代公差應用對比
4 案例分析、課堂練習和學員疑難圖紙解答
幾何公差測量培訓
轉載:http://www.survatory.com/gkk_detail/285252.html
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
品質管理公開培訓班
- 注塑零缺陷原因分析 鄧益善
- SQE供應商質量管理及工具 李老師
- FMEA&APQP&PPA 劉老師
- 新舊QC七大工具 胡老師
- DOE實驗設計 鄧老師
- 卓越軟件測試質量體系*實踐 講師團
- 現場質量問題分析與解決 吳錦城
- SQE供應商質量管理 丁遠
- SPC統計過程控制實戰訓練 何小勇
- ISO/TS16949:2 鄧老師
- 抽樣檢驗與品質保證 劉老師
- 質量成本管理 仇老師
- QCC品管圈活動推行實務培 劉老師
- 田口方法實戰技術 文放懷
- 亞太質量總監必修的7堂Mi 彭洪波
- 亞太質量經理CMQ 高級研 彭洪波
- AQI注冊質量工程師CQE 吳老師
- ISO/TS16949五大 朱民
- 精益實戰工具-防錯法應用與 劉江
品質管理內訓
- FMEA失效模式及潛在效果 林毅明
- 常用統計技術 林毅明
- MSA 測量系統分析 林毅明
- 8D手法解決現場問題 林毅明
- TQM全面質量管理與品質零 楊華
- PDCA:工作規劃與執行 李星
- 電力企業之QC小組管理技能 李偉愷
- 線性尺寸、GD&T-尺寸鏈 王廷強
- DRF-面向可靠性設計 王廷強
- Minitab統計質量及數 王廷強
- 精益TQM-成就全面品質管 王道敏
- 現場質量問題分析與解決培訓 溫振